top of page

<故事>音樂學與鋼琴的對話

  • Writer: 國立陽明大學藝文中心 artsatym
    國立陽明大學藝文中心 artsatym
  • Jan 11, 2019
  • 2 min read

這一次,藝文中心邀請到林玉淳與盧文雅老師為我們進行鋼琴演奏與導聆,兩位老師將以故事為主題,精選文藝復興到20世紀初四首鋼琴作品,深入淺出運用音樂學理論方法以及鋼琴現場演奏,引導觀眾聆聽樂曲,帶領我們進入音樂學與鋼琴的深度對話!


【音樂學與鋼琴的對話】以【故事】為主題,再啟19世紀音樂美學重要議題「標題音樂」(program music)。音樂會中,「音樂學」與「鋼琴」將音樂的自律論(Autonomous)與他律論(Autonomous)以理論探討和實際演出的方式進行問答。


🎹本次導聆精選下列四首曲目:

🎼文藝復興晚期 拜爾德(William Byrd)的《戰爭》( The Battle) 🎼巴洛克時期 庫瑙(Johann Kuhnau) 《聖經奏鳴曲》第二曲〈透過大衛琴音治癒掃羅的憂鬱〉(Saul's melancholy cured by the music played by David on his harp) 🎼浪漫時期李斯特(Franz Liszt)《巡禮之年:瑞士》第六曲〈奧伯曼山谷〉(Vallee d'Obermann) 🎼二十世紀初西班牙作曲家格拉那多斯(Enrique Granados)之鋼琴組曲《戈雅畫集》第五曲〈愛與死〉(El Amor y la muerte)

以上四首將於音樂會中交叉談論


鑑於近年來,導聆式音樂會已廣為盛行,閱聽人的知性層次提升。此次【音樂學與鋼琴的對話】 - 【故事】系列,盧文雅與林玉淳將在本次音樂會中展開音樂學與鋼琴更深度的對話,挑戰聽眾理性與感性的味蕾。音樂會中將有幾項突破呈現;學術性解說時間增加、知性內容深度加重,與鋼琴演奏交叉呈現增加,引導愛樂者進入水深之處,最後以完整的鋼琴演奏樂曲,完整勾勒出聽眾的音樂圖像。



林玉淳老師

盧文雅老師

導聆結束後的大合照!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